斗拱的起源是很模糊的,最早在西周青銅器的圖案上發(fā)現。然而斗拱首先解決屋頂的垂直壓力,然后延伸出的形式。
目前,有三種不同的斗拱的起源:由井干結構的變化;由經柱懸挑梁的變化;由擎檐柱的變化。當然,斗拱的出現,初衷不是因為工匠們要設計出這一具有形式美的造型,首先要考慮的是它的實用功能。
在當時生產力落后的狀態(tài)下,他們要解決的是怎么職稱屋頂、解決力學方面的問題。因此,無論哪種說法,都是因為設計時功能在先、形式在后,這也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在我國古代,斗拱的度量因各朝代體制的變遷而有所區(qū)別,但從歷史遺留文獻可知,對斗拱尺寸的度量,從唐宋到明清,各自都已經形成了一套模數制。
在宋以前以宋為代表的“材”制。而清代斗拱是以“斗口”制為基本模數的,即斗拱上各拱件尺寸均以斗口進行度量,其中斗口是指平身科坐斗上十字卯口中迎面口的寬度,一個卯口寬度稱為一斗口。
“材”制、“斗口”制這些都是度量斗拱尺寸的基本模數制度。而斗拱尺寸的計算方法:首先應確定使用多少斗口;再確定采用幾踩斗拱;這時才能確定斗拱各構件的尺寸。
也就是說在古代有斗拱的木制建筑是以檐下的斗口尺寸為整個建筑物各構造間權衡制度的基本模數,斗拱各構部件及至建筑物各構部件尺寸及整體規(guī);虼蠡蛐【c斗口尺寸的選定有關。斗拱首先體現出建筑的等級標準,其次又是建筑尺度的度量標準。
角科斗拱與平身科、柱頭科斗拱有個不同的地方,就是里拽沒有自己的橫向拱件(和山面、檐面平行),有的是和平身科的結合件,一般叫連頭合角。實際上是平身科的拱件合角,而不是角科的拱件和平身科。
角科斗拱的正交構件,前端具有進深桿件翹昂的形態(tài)和特點,后尾具有面寬構件棋或枋的形態(tài)和特點。而每根構件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都是由與它相對應的平身科斗拱的構造決定的。
斗依據不同位置斗口分別開一字或十字槽,斗底面用插銷榫與柱、額枋或下層拱連接,各層拱件根據設計式樣按平面模型畫線制作,但平面模型只能控制拱件的側面尺寸和式樣,其拱眼的刻痕深度則要在拱的上平面統(tǒng)一確定,并畫線,采用手工雕刻。制作好的斗拱構件要分攢進行試拼裝,試拼時構件連接處如小吻合,則進行局部細微修整。
角科斗拱的構造方式其實與一般的斗拱差不多,其結構邏輯都是以各構件的受力來進行榫卯咬合,其目的都是為了讓整個木構建筑更加整體結實,同時也要方便加工和拆裝替換。這其實就是古代工匠的智慧所在,看似復雜,其實結構邏輯清晰。
對碑亭上檐角科斗拱的部分構件進行榫卯的結構解析。
第一層:坐斗。角科斗拱的第一層為坐斗,角科坐斗刻口要滿足翹或昂,斜翹搭置的要求,除沿面寬、進深方向刻十字口外,還要沿角平分線方向刻斜口子,以備安裝斜翹或昂。此外,由于角科斗拱落在坐斗刻口內的正搭交構件前端為翹,后端為棋,故每個刻IZl兩端寬度不同。
第二層:正十字口內置交翹后帶正心瓜拱,對角線方向扣斜翹。搭交正翹頭上各置十八斗一件,斜翹頭上的十八斗采取與翹連做的方法,將斜翹十八斗的斗腰、斗底與斜翹用一木做成。在碑亭的上檐角科斗拱中第二層有三個構件交接,結構緊密。
第三層:在正心位置安裝搭交正昂后帶正心萬拱兩件,迭放在搭交翹后帶正心瓜拱之上,在外側一拽架處,安裝搭交鬧昂后帶單材瓜拱兩件,內側一拽架處,安裝里連頭合角單才瓜拱兩件,此瓜拱通常與相鄰平身科的瓜拱連做,以增強角科斗拱與平身科斗拱的聯系。
在搭交正昂、鬧昂前端,各置十八斗一件,在搭交鬧昂后尾的單才瓜拱拱頭各置三才升一件,在對角線方向扣斜頭昂一件,斜昂昂頭上的十八斗可與昂連做,以便安裝。
第四層:在斗拱的最外端,置搭廂拱兩件,外拽部分同樣置搭,整個第三層形成沿對角線對稱的形狀,里拽與外拽都有。里拽,在里連頭合角單才瓜拱之上,置里連頭合角單才萬拱兩件。對角線方向置由昂一件,由昂是角科斗拱斜向構件最上的一層昂,它與平身科的耍頭處在同一水平位置。
由昂常與其上面的斜撐頭木連做,采用兩層構件由一木連做,可加強由昂的結構功能,是實際施工中經常采用的方法。
在角科斗拱中,三個方向的構件相交在一起時,一律按照山面壓檐面(即進深方向構件壓面寬方向構件),斜構件壓正構件的構造方式進行構件的加工制作和安裝。
|